大家好,这里是晚枫,一个在程序员/法律人/博主3种身份间反复横跳的打工人。
进入2025年很多朋友开始考虑跳槽的事了,这里我也结合自己换工作/换行业的经验,给大家分享3点经验,帮助你更好的选择。
- 多个offer纠结的时候,选择工资高的
- 工资不纠结的时候,选择同事水平高的
- 职业陷入瓶颈的时候,选择自己没干过的
工资高很重要
工资高意味着选择更自由,包括选择走回头路的自由。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毕业的时候面临一个选择,是去干月薪2.5w的程序员,还是去干月薪2.5k的律师?
大家看我的昵称也知道了,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程序员工作。
我的思路很简单:如果我干5年的程序员快速实现买房买车,我还有机会去做律师。如果我干5年律师,分币没赚到、时间又过去了,我还有机会去做程序员吗?
如果对工作岗位没有特别强烈的喜好,相信我,选工资高的那一个后悔的概率最低,别管它是体制内外。
同事比工资更重要
但如果你不纠结工资问题,考虑一个新工作的其它因素,我建议优先考虑同事的水平。
还是拿我自己举例子。
我为什么能在自媒体这条路上坚持走了5年呢?因为我一直在向实习的时候认识的同事学习,现在都还没学够。
现在回想一下,我当时第一份实习的时候,身边是一群什么样的神仙同事呢?
我那一个长方形的桌子上坐了4个人,其中就有2位北大毕业的。坐我对面的1位来自北大元培学院(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学院到底有多神),另1位和创立了ofo单车的戴威是同学(我当然也没想到后来ofo会那样)。隔壁桌还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学姐(现在自媒体创业了)。
认识这些人对我做自媒体的帮助是什么呢?这一点我是后来才想明白的。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不论网上舆论如何炒作,我一直认为对于努力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社会的机会很多。但是你如何分辨哪些机会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呢?
自己接触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而身边人的经验,能帮助我过滤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以下几点帮助:
- 我嫌工资低想找副业项目的时候,看到同事的朋友圈:北大毕业的人都在做自媒体,那应该错不了。
- 我自媒体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又翻翻同事的朋友圈:原来这位清华学姐现在转到这个自媒体方向了,我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
或者换个角度说,如果身边是一群你看着就烦的同事,哪怕多给你一点工资,你也干不下去。
体验很重要
如果你得到了一个以前从没想过的工作机会,而且它还符合上面的任意一条,那就别犹豫了。
工作时间久了,我有了一个新的体会:一辈子老老实实做几十年的打工人,房子车子都会有的。回头看走过的打工时光,让人遗憾的不会是哪一年少赚了三万五万,而是没有去过自己想去的地方,没有做过自己想做的工作。
所以我最近从程序员转行到法务,虽然毫无经验让我觉得有点吃力,虽然工资降低,但我整个人心态非常的放松,我非常享受在法务部的每一天。
因为我知道程序员的工作我随时都能找到,但这次法务部的工作机会错过了就不知道啥时候再遇上了。
更因为我知道工资上的这点损失不会给我造成长远的影响,毫无经验我也可以通过努力提高,但是这段在法务部的工作经历不论是成是败,都会让我铭记终生。
如果你不是一个感性的人,那我再给你一个现实的理由:通过你的复合能力让你拿到的更高工资的工作或者进入一个更加优秀的职场环境,这其实是说明你在这个新岗位有更强的不可替代性,放心大胆的冲!
写在最后
最后给大家说一下,我现在开设了一个副业训练营,计划用1年的时间(从你加入开始算),每个月至少带做1个副业项目,搭配文档、直播、答疑群、流量扶持等方式,帮你快速启动自己的副业。
想把我这5年30w粉丝的经验分享给你,我解释再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如我手把手带你做一个小项目你收获得多。
目前已经有40+朋友加入了,现在是365/年。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下图加微信咨询,请备注:训练营。即使加好友后不加入训练营,我也会免费送你一份12个副业项目的清单。